為什麼我聽得懂英文,但卻說不出口?

根據第二外語詞彙學習權威 Paul Nation 的研究,學習者通常能認得的單字比實際能用出來的還要多(Nation, 2001)。所以聽得懂卻說不出口,其實是很正常的現象,千萬不要太沮喪,這其實表示你正在累積你的英語實力喔!

學習語言,基本上可以分為四個技巧:「聽」、「讀」、「說」、「寫」。「聽讀」屬於被動接受的技能,重點在於辨識資訊與提取記憶;「說寫」則是主動產出,你不僅要先經過辨識資訊與提取記憶,還需要整理腦中的資訊,將想表達的語意轉換成語言形式; 當你開口說話時,還需要協調嘴巴、舌頭與聲帶的動作,產出清楚有意義的語音,過程中也會不斷自我監控與修正語意或是語法。

因此,「說寫」當然比「聽讀」複雜得多,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會覺得自己「聽得懂,卻總是開不了口」。

那麼要怎麼加強口說的能力呢?

你可以把「說話」想像成「開車或走路回家」:有時你在回家的路上想事情,回神時,已經到了家門口,不記得自己怎麼轉彎、穿過哪條巷子,經過哪些店。為甚麼會這樣?因為你每天做的事情已變成自然的反射動作

語言也是這樣:當你反覆練習,語意與語音就會形成很自然的連結。例如當你說出 “supposed” 時,大腦會下意識地準備好 “to”,因為它們經常一起出現。久而久之,語言就能自然流暢地從你口中說出來。

如果你覺得自己「聽力還不錯」,那恭喜你,你已經具備了很好的理解基礎。但要把這些理解轉化為流利的口語表達,關鍵真的就在那句你倒背如流、聽到白眼會翻到青光眼的老話:Practice makes perfect.

相信我!「開口說英語」的那條路再多走幾遍,你會有最自然的膝反應!


References

Nation, I. S. P. (2001). Learning Vocabulary in Another Language. Cambridge: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.

Previous
Previous

一定要學好文法,才可以學好英文?

Next
Next

英文單字背了就忘,到底是為什麼?